从零到上线:一个码农的网站开发心路历程
说实话,第一次接触网站开发时,我连HTML和CSS都分不清。那会儿觉得这玩意儿不就是把文字图片堆一起吗?后来被现实狠狠打脸——光是让两个div并排显示就折腾了我整整一下午。
那些年踩过的坑
记得刚开始学响应式布局时,我天真地以为媒体查询就是万能的。结果做出来的页面在手机上显示得支离破碎,导航菜单直接"离家出走"。有个前辈看我抓耳挠腮的样子,幽幽说了句:"小伙子,flexbox了解一下?" 这才发现原来CSS3早就给了我们更优雅的解决方案。
表单验证也是个深坑。有次客户投诉注册成功率低,排查半天发现是密码强度验证太严格。要求必须包含大小写、数字、特殊符号,长度还得12位以上——这哪是注册,分明是在考密码学硕士!后来改成渐进式验证,转化率立刻提升了30%。所以说啊,用户体验和安全性要找个平衡点。
技术选型的纠结
现在框架多得让人眼花缭乱。Vue、React、Angular三大件,新手准能挑花眼。我个人是Vue起家的,特别喜欢它的渐进式设计。不过最近接了个需要复杂状态管理的项目,果断上了React+Redux。结果项目上线后甲方突然要加实时聊天功能,又得把Redux换成Mobx...技术债就是这么欠下的。
后端选型更刺激。Node.js确实快,但遇到CPU密集型任务就歇菜。有次用Express处理图像压缩,直接把服务器搞崩了。后来换成Go重写,性能立竿见影。所以说没有银弹,得看具体场景。
那些"反人类"的设计需求
客户永远能给你惊喜。遇到过最奇葩的需求是要把404页面做成密室逃脱游戏,美其名曰"增加用户停留时间"。还有次甲方坚持要在首页放个20秒的入场动画,用户得看完才能进入网站。结果跳出率直接飙到80%——这届用户实在太没耐心了(笑)。
移动端适配更是血泪史。设计师给的稿子用了个冷门字体,安卓机全都不支持。最后只好切成图片,加载速度慢得像是回到了拨号上网时代。现在学乖了,开工前先和设计团队定好字体规范。
部署上线的惊魂时刻
第一次独立部署生产环境时,手抖把数据库删了...还好有备份。现在每次执行危险命令前都要默念三遍"先备份再操作"。还有次半夜接到报警,网站突然502。排查发现是CDN缓存把动态接口也给缓存了,更新机制完全没生效。那次通宵让我明白:监控系统不是摆设,得认真配置告警规则。
SSL证书过期也是个经典剧情。明明设了提醒,结果邮件被归到垃圾箱。用户开始看到浏览器警告时,整个技术部鸡飞狗跳地找证书文件。现在我们的运维日历上,证书更新日期都用红笔圈三圈。
写给新手的建议
1. 别急着追新:看到WebAssembly很酷就想学?先把JavaScript基础打牢再说。我见过太多人连闭包都搞不明白就去学框架,最后代码写得四不像。
2. 多写原生代码:现在工具链太方便了,create-react-app几下就能搭个架子。但建议初期还是手写webpack配置,虽然痛苦,但能真正理解打包原理。
3. 重视可访问性:别光顾着炫技,记得加alt文本、ARIA标签。有次我们收到残障人士投诉,才意识到网站对屏幕阅读器支持有多差。
最近在带实习生,发现他们特别喜欢问"这个功能用什么技术实现最好"。我的答案永远是:"能按时交付、方便维护的就是好方案。" 毕竟在这个行业里,能把需求文档变成稳定运行的网站,才是真本事。
(写完检查下字数,发现又超了...程序员的话痨属性真是没救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