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的网站为什么没人看?可能是关键词没玩明白
说实话,我第一次做网站的时候也踩过这个坑。吭哧吭哧写了三十多篇文章,每天盯着访问量看,结果三个月过去了,日均访问量还不到10个人。当时真是想破脑袋都不明白——明明内容都是干货啊!后来才知道,问题出在关键词上。
关键词排名的底层逻辑
很多人以为关键词排名就是堆砌关键词,这简直大错特错。现在的搜索引擎早就不是十年前那个傻白甜了。它更像是个挑剔的美食家,不仅要看你端上来的菜(内容)质量如何,还要看食客(用户)的反应。
举个简单的例子。假设你想做"减肥食谱"这个词的排名: - 初级玩家:在文章里疯狂重复"减肥食谱减肥食谱..." - 高级玩家:会考虑"一周瘦5斤的食谱""适合上班族的减脂餐"这些长尾词 - 骨灰级玩家:甚至会研究用户在搜索减肥食谱时,最常点击的是图片还是视频,停留时间有多长
我自己就吃过亏。有篇文章硬塞了20多次目标关键词,结果排名还不如另一篇自然提及5次的。你说气不气人?
那些年我踩过的坑
记得去年做"亲子游攻略"这个关键词时,我犯了个典型错误——太执着于数据。工具显示这个词月搜索量过万,竞争度中等,看起来很美是不是?结果做上去才发现,搜索的人多是多,但转化率低得可怜。后来才想明白,搜这个词的大多是旅行社同行!
现在我的做法是: 1. 先用工具筛一波(但别全信) 2. 去问答平台看真实提问(这里藏着黄金长尾词) 3. 分析排名靠前的页面(它们凭什么在前面?) 4. 小范围测试(先做3-5篇内容试试水)
有个小技巧分享给大家:在搜索框输入你的关键词时,别急着回车,先看看下拉推荐。这些往往是真实用户的搜索习惯,比任何工具都给力。
内容与排名的微妙关系
上周和个做外贸的朋友聊天,他说他们行业特别有意思——有些关键词明明搜索量不大,但带来的客户特别精准。这让我想起之前看过的一个母婴账号,人家就专做"新生儿肠绞痛怎么办"这种特别具体的问题,虽然单个词流量不大,但转化率高得吓人。
这里有个反常识的认知:不是排名越靠前越好,而是要排名在对的词上。就像谈恋爱,与其当女神的备胎,不如找个真正欣赏你的人。
我现在的选题方法是"三圈法则": - 最里圈:核心关键词(必须拿下) - 中间圈:相关长尾词(提升专业度) - 最外圈:趋势热点词(蹭流量用)
比如做健身领域,核心词可能是"增肌训练",长尾词做"瘦子增肌食谱""徒手增肌动作",偶尔蹭个"某明星健身食谱"之类的热点。
那些工具不会告诉你的秘密
用过十几个关键词工具后,我发现它们都有个通病——太依赖历史数据。而现实是,用户的搜索行为每天都在变。去年疫情时,"居家健身"突然爆火,等工具反应过来,黄花菜都凉了。
我的土办法是: - 每周固定时间刷社交平台热榜 - 加几个行业交流群看大家在聊什么 - 定期翻竞品评论区(这里都是活生生的需求)
有次我就是在妈妈群的吐槽中发现,很多人搜"婴儿辅食"时,其实更担心"辅食过敏怎么办"。后来针对这个点做了内容,效果出奇地好。
写在最后
做了这么多年内容,越来越觉得关键词排名就像钓鱼。你光知道哪里有鱼不够,还得清楚鱼喜欢什么饵,什么时候咬钩。有时候与其死磕大词,不如把几个长尾词做到极致。
最近我很喜欢用这个方法来检验关键词价值:如果这个词带来的访客,你愿意自掏腰包买流量获取它吗?如果答案是肯定的,那这个关键词就值得做。
记住啊,做排名不是为了取悦搜索引擎,而是为了更好地连接需要你的人。这个认知转变后,我做内容的整个心态都不一样了。现在看到那些为排名而排名的操作,就像看人用鱼雷炸鱼——动静挺大,收获嘛...你懂的。